英雄无名
loading
已完结
导演毛卫宁

《英雄无名》首次揭秘了我党隐蔽战线的传奇人物、战略情报家阎宝航同志鲜为人知的事迹。
张学良的高级幕僚和挚友,曾经是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红人,“新生活运动”的副总干事,阎宝航官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少将。然而,这个“虔诚的基督徒”,军统局长戴笠和中统局长徐恩增的朋友,却是由周恩来亲自介绍入党发展的“红色大间谍”。周恩来交给阎宝航的任务,是利用自己在国民党高层的职位和人脉关系,暗中为延安和共产国际收集国际战略情报。
1941年的重庆,是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东方中心。也正是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战时中国临时首都,阎宝航利用自己的关系,周旋于国民党政府核心和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国的外交圈子,以高超的技巧和过人的胆识,领导自己的情报小组开始了一场表面似乎波澜不兴,却惊心动魄的间谍战。
“皖南事变”爆发,为了配合党中央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和维护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阎宝航暗地里周旋于国民政府外交部,为美国政府特使和周恩来会见创造了条件,从而为中共反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做出了贡献。而在此时,阎宝航情报小组的电台却进入了军统的监测范围。军统局长戴笠命令军统少将特派员谭文强负责调查电台信号。谭文强展开调查后,很快就锁定阎宝航,认为他与电台之间存在联系,遂将阎宝航作为了自己的头号对手,试图通过电台侦破将阎宝航小组一举摧毁。
阎宝航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德国纳粹元首希特勒亲自接见了国民党驻德国大使馆武官桂永清,而且桂永清和两名德国情报官员随后秘密回到了重庆。综合多方面的情报和自己的分析,阎宝航认定桂永清给蒋介石带回了极为重要的绝密情报。在得到红岩村的指令后,阎宝航一边对付军统特务和卫戍司令部宪兵对自己的监视和调查,一边针对桂永清回国开始寻找情报获取的突破口。为了转移军统的视线,阎宝航将自己所获得的日本间谍何康的线索同时透露给戴笠和徐恩增,在军统和中统之间形成互不相让的“狗咬狗”局面。与此同时,他机敏地同德国驻华使馆武官拉上关系,进一步得知纳粹德国将在夏天有重大军事动向。终于,在一次规格极高的酒宴上,阎宝航从国民党高层探听到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德国纳粹决定在6月20日左右对苏联发动闪电战,也就是属于纳粹统帅部最高机密的所谓“巴巴罗萨计划”。阎宝航惊险地摆脱了军统特务对自己的跟踪,让情报小组的两个秘密电台同时发报,将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战略情报告知了延安和苏联驻华使馆。苏联红军在得到阎宝航情报之后,采取了及时的应急措施,才使得纳粹军队的闪电战未能完全奏效。而因为及时提供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情报,斯大林和苏共中央专门给中共发报表示感谢……
由于“巴巴罗萨计划”的泄漏,表面与阎宝航打得火热、暗中却一直怀疑他身份的戴笠下决心要找到证据置阎宝航于死地。他指派负责阎宝航专案的谭文强针对那次酒宴和阎宝航前后的活动,对阎宝航进行暗中调查,并派特务打入阎宝航家,对之进行秘密监视。在此过程中,与阎宝航小组有关联的中共地下组织人员突然被军统抓捕,其中一人叛变,阎宝航小组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仔细分析局势之后,阎宝航拒绝了周恩来让其撤离重庆的指示,决定与特务机关周旋,冒险继续留在重庆搜集情报。1941年底,在红岩村的指示下,阎宝航把军统刚刚成立的特种技术研究室作为目标,通过政治手段将特种技术研究室的头目拉入自己的圈子,并通过此人获得了另一个极为重大的战略情报:日军航空部队在三本五十六大将的指挥下,将于12月初针对美军太平洋舰队发动突然袭击。与此同时,军统少将谭文强对阎宝航的调查也逐渐深入,几乎就要获得有关阎宝航的关键证据,将他和他的小组一网打尽。阎宝航再次利用自己跟国民党高层的关系,营救了被捕的同志,粉碎了戴笠的阴谋和谭文强针对自己的暗杀计划,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战略情报报告了延安。
1945年,纳粹投降,欧战结束,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重心转移到东方。苏联方面电告中共,希望获得有关日军关东军的情报。阎宝航在接受这个重要任务之后,动用自己在美军和军统、政府中的关系,终于了解到军令部三厅有一批极为详细的日本关东军布防情报。他通过自己和宋美龄的关系,得到了政治部部长陈诚的授权,再利用自己和军统以及三厅领导共同的东北背景,以研究东北情况为名接近了这批情报。然而,几年前调查失败之后一直耿耿于怀的谭文强却在此时又发现了阎宝航的活动,并针对他开始了新一轮的铤而走险。就在阎宝航将这份极有价值的情报拿到手的同时,谭文强的枪口也对准了他。千钧一发之际,一直潜伏在军统暗中保护阎宝航的我地下情报人员将谭文强击毙,阎宝航终于脱身,将这份情报交付党中央。而为了掩护阎宝航,我地下情报人员壮烈牺牲。由于阎宝航获得的关东军布防的详细情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打败了日本关东军,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阎宝航获得三大战略情报,使其成为中共情报史上的一座辉煌的丰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在1995年得到了俄罗斯政府的正式表彰。而这位“红色大间谍”的身份和功绩,也才在半个世纪之后为人所知……

八路军
loading
已完结

8月10日,中央电视台在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将播出25集电视连续剧《八路军》,该剧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重点影视剧,由中央电视台、山西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山西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
电视连续剧《八路军》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浴血抗战的全过程,着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该剧从整体上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抗日战争持久战的三个阶段,生动、形象、清晰地展示出来;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灾难,以及中国人民为什么要奋起进行抗争、为什么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脊梁!
《八路军》所涵盖的重要历史事件之广阔,所阐发抗日战争的持久性理论之高度,其抗日敌后游击战术之运用,其众多层面抗日将领形象之塑造,其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结合,其战争场面恢宏壮烈之描写,其抗日激情与英雄气概之表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影视作品中《八路军》是一部最为全面、最有份量、最具史诗意义的一部力作,有着十分深刻的历史认知价值和十分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八路军》在叙事结构中,虚构的五位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以及“五颗算盘珠子”的故事,设计别致、寓意深长;“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特别是国民党将领卫立煌与八路军独特关系的表现,很有新意、把握得很好。这些人物设计和故事的编织,极大增添了该剧的故事性和可视性。
该剧主创阵容强大、场面宏大、历史跨度大。主创人员均由《长征》、《延安颂》剧组骨干担纲。总编剧王朝柱,编剧为孟冰、王元平,导演宋业民、董亚春,主要演员阵容为:唐国强饰演毛泽东、王伍福饰演朱德、刘劲饰演周恩来、郭连文饰演刘少奇、卢奇饰演邓小平、姚居德饰演彭德怀、祝新运饰演任弼时、张再新饰演刘伯承、孙继堂饰演罗荣桓、黄港饰演贺龙、赵凯饰演聂荣臻、宋凯饰演左权、王利民饰演徐向前、郑强饰演张闻天、马鸣饰演王稼祥,等。
从2004年2月开始,《八路军》剧本开始筹备,2004年8月剧本通过了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领导小组的审查。剧本审查通过后,即开始建组筹备拍摄工作。2004年10月26日在北京开机,剧组分两个组同时拍摄,转战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湖北五省市,历时五个月,2005年3月20日封镜,进入后期制作。由于整个拍摄工作跨冬季进行,条件十分艰苦,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克服了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如第一阶段的摄制地是位于河北怀来的卧牛山和天漠,地处风口,天寒地冻。《八路军》剧组不畏气候恶劣和环境艰苦,修建战壕,搭建碉堡,冒着凛冽的西北风,白天拍摄日景戏,晚上赶制外景戏,每天摄制时间平均达到14个小时,很多工作人员眼熬红了,手冻肿了,有的工作人员发高烧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全体剧组人员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要以“太行精神”拍摄好电视连续剧《八路军》,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献礼

长津湖
loading
HD

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钱学森
loading
HD
导演张建亚

上世纪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钱学森(陈坤饰)因为美国兴起的反共言论而备受打击。他的尖端技术研究被迫中止,并被责令出境。钱学森心系祖国,归心似箭,而意识到钱学森的巨大价值的美方又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最终,宣告无罪的钱学森被长期软禁在家中。
钱学森写信辗转与祖国取得联系,周恩来授命用11名美国战犯飞行员换回了钱学森。
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国导弹的基础。
1960年11月,第一枚导弹试射成功。
1964年10月,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钱学森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
晚年的钱学森对妻子(张雨绮饰)充满愧疚,但妻子的理解让他倍感安慰。

周恩来回延安
loading
HD

影片以1973年6月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下肩负历史使命和老一辈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情怀回到圣地延安的历史事件为叙事中心,电影通过周恩来总理独有的视角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13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四个时空表现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崇高责任感。

解放
loading
已完结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马晓伟饰)撕毁停战协定,在中原地区围剿我军李先念(徐平饰)部,内战全面爆发。战争开始一年内,我军基本处于战略防御,在毛主席(唐国强饰)战略决策下,粉碎了蒋军对我山东根据地与陕北延安的重点进攻。从1948年到1949年,先后进行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蒋介石于1949年初下野后,代总统李宗仁要求国共举行和谈,4月21日,和谈破裂,毛泽东、朱德(王伍福饰)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后发起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统治了二十二年的历史宣告结束。1949年9月,新政协在北京成立,新中国即将诞生……

建国大业
loading
HD

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唐国强饰)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饰)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
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中国的决战由此展开……
本片汇集了史无前例的172位国内明星,开创了新时期主旋律题材的先河。

浴血坚持
loading
已完结

三年游击战争与红军长征一道,被称为中共历史上最为艰苦的军事斗争,陈毅、项英、曾山、张鼎丞、粟裕、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出色的牵制了敌人,有力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更为后来组建新四军和抗日战争保存了南方的革命战略支点和一批骨干力量。这是我党我军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段时期,在中国革命历史和军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忘怀的。
1934年秋,因“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被迫撤离。在保卫苏区战斗中负重伤的陈毅临危受命,协助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就地抗击,迷惑敌人,掩护主力实行战略转移。项英为坚决执行中革军委的命令,没有采纳陈毅提出的改变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当陷入绝境,不得不改弦更张,派出张鼎丞、李乐天、陈丕显等去各地加强领导,经营游击根据地。在最危急的时刻,“遵义会议”改组后的党中央发来电文,要求中央分局坚持以游击战争为斗争方式,并让陈毅参与军分委领导。中央分局决定分路突围,但战机已失,部队大部被歼。此时蒋介石才明白中共战略转移的意图,在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同时,为彻底扑灭这些留下的革命火种,调集大军,不惜代价,以十个拼一个的决心残酷清剿。但坚贞的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站起,收集残部,各自为战。。。

张学良
loading
已完结

“西安事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然而,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要发起人,张学良却因此步入了人生苦旅———在电视剧《张学良》中,观众看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生,这也是第一部描述到张学良晚年生活的作品。此外还会看到少帅与赵一荻、宋美龄、于凤至几个女人之间的故事。

北平战与和
loading
已完结
导演张前

1948年秋季,东北战事正紧。蒋介石飞临北平,要求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抽调援兵攻打锦州,傅婉言推诿。蒋又秘令他突袭西柏坡。傅调结部队引起北平地下党警觉,打入“剿总”《平明日报》的地下党员李炳泉只身出城侦察……

陈赓大将
loading
已完结
导演叶大鹰

北阀战争时期,黄埔门生陈赓(侯勇饰)救出了危难之机的蒋介石(孟美饰),蒋对他心存感激。不久,陈赓来到上海特科做地下工作,在周恩来(刘劲饰)的直接领导下进行锄奸惩叛的艰苦斗争。三十年代初,他不幸落入敌手,蒋介石亲劝他归顺党国,陈赓对其嘲笑怒骂,碍于先前的救命之恩,蒋也无可奈何。最终,陈赓机智挣脱牢笼,奔向江西根据地。长征途中,他靠智勇摆脱了张国焘已对他举起的屠刀,并救下了命悬一线的周恩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与昔日的黄埔同窗撕杀在各自的战场上。在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同样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创造出骄人的战绩。解放后,他又创办了当代的黄埔军校“哈军工”……

长征
loading
已完结

电视剧以史诗般的气魄再现红军当年长征的悲壮场面和历史性意义。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导致红军节节败退,为了保存实力,选择了漫长而又充满艰险的长征之路。毛泽东的决策起初并没有被起用,直到遵义会议,确立其在领导地位,长征中,毛泽东(唐国强饰)及党内主要领导人率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经历了一场场出生入死的革命时刻,终实现会师。

警界传奇
loading
已完结

谨献给严打前线的公安战警……神射手被枪击?先进体育教师强奸杀人案?男扮女装抢劫案?是子弹?还是诱惑?弹道无情,危险无边!

红色摇篮
loading
已完结
导演金韬

1929年3月11日,红四军从江西瑞金的壬田出发,翻越武夷山南麓,向福建长汀前进,12日进驻福建长汀县四都乡。古田会议之后,正当红军大发展之时,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主持下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议案。为了督促毛主席尽快“转变观念”,李立三委派周以农前往红四军,强令朱毛红军攻打南昌、九江。毛主席处于两难境地。权衡再三,毛主席决定服从中央指示,在游行示威中巧妙地做起了“推”字文章。其间,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被狡猾残忍的何键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毛主席挥泪率部撤离了长沙。1930年10月,红军攻克吉安,横断江西半壁。毛主席“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基本实现。
1930年底,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向江西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一次军事“围剿”。骄横狂妄的国民党军第十八军的师长张辉瓒,一路扬言要“剃朱毛的头”。正在这危急之时,红军内部又发生了令人扼腕的“富田事变”。面对内忧外患,毛主席和朱德等排除干扰,按照“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一举歼灭蒋介石的“王牌师”。毛主席放声歌吟: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又名《共和国摇篮》,该剧总投资2850万元,演员阵容超过150人。是一部展现1929年至1934年这5年多时间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苏区纵横驰骋,进行共和国建设伟大预演的历史剧。

井冈山2007
loading
已完结
导演金韬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到失败。面临着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危局,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兰花革命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七天后,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会后,毛泽东组织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武装的第一面军旗。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利。
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攻打长沙退守文家市,率部转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寻求立足。途经三湾时,毛泽东在与余洒度等人的斗争中,将队伍进行了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 连上”、推行“三大民主”和成立士兵委员会等重要的建军原则,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贺子珍等人的帮助下,毛泽东得到了井冈山“绿林”首领袁文才、王佐的支持,使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立住了脚。
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倡导实践调查研究,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三大任务”等人民军队等建军原则;在通过“水口建党”等措施加强军队内部党的建设的同时,抓紧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遂川等三个县的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蓬勃发展之时,陈浩的叛变使毛泽东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贯彻中央“左”倾盲动政策,把毛泽东开除出党,使之迫走湘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遭受巨大损失,史称“三月失败”。
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一战中伤亡惨重,朱德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拔起残破的军旗,发誓一定要把这面军旗扛下去。他的决心得到了陈毅的支持,两人率领起义部队余部始终坚持艰苦卓绝地斗争,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暴动,历经周折和磨难,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在朱毛的领导下,采取灵活的“十六字诀”作战方针,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会剿”,接连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大捷,使根据地的建设扩大到了六个县的区域,成立了湘赣边界人民政府。
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机勃勃地进入全盛时期时,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贯彻分兵向湘南进军的盲动政策,使红29团全军覆没,加之袁崇全的叛变,队伍几乎濒临绝境,根据地再次惨遭浩劫,史称“八月失败”。毛泽东临危不乱、立持异议,日夜兼程,亲自迎接朱德等上山。留守井冈山的何挺颖、朱云卿等带领军民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彭德怀等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红五军也来到井冈山,使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
对“朱毛红军”起初不以为然的蒋介石终于亲自披挂上阵,接连不断地调动重兵从“进剿”到“会剿”。面对强敌,朱毛决定留彭德怀守山,自领主力转战赣南,以求“围魏救赵”。但终因敌强我寡,井冈山失守。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部队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分歧,加之留苏归来的刘安恭大肆推行“城市中心论”,攻击毛泽东,致使毛泽东在“七大”上落选,被迫离开红四军。
中央的“九月来信”纠正了红四军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陈毅亲往闽西请毛泽东回到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红四军“九大”即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红军两年多来在井冈山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问题。会后,针对林彪在新年贺信中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又洋洋洒洒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已初现雏形。
春天将至,毛泽东和贺子珍并肩登上井冈之巅,望着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满怀豪情地朗诵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开国领袖毛泽东
loading
已完结

22集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作为向建国五十周年献礼的重头戏1999年9月在央视一套播出。本剧首次在荧屏上全景式地展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建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史诗篇章。该剧透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三反五反,和平解放西藏、新疆,毛泽东访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生动展示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和伟人风采,以及第一代开国元勋们的丰功伟绩。

通道转兵
loading
HD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境内时,曾召开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中央军委按照通道会议的精神,放弃了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使蒋介石在湘西消灭红军的企图破灭。通道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关键性的前提条件。影片所描写的“通道会议”促进了红军战略方针的转变,从“通道会议”开始,毛泽东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核心思想逐渐为全党所接受。在建党90周年推出这一影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聂荣臻
loading
已完结
导演周友朝

电视剧《聂荣臻》根据聂荣臻之女聂力所撰写的《山高水长—我的父亲聂荣臻》改编创作而成,全剧从聂荣臻同志在法国留学的青春岁月写起,讲述了他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新中国等各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和亲身经历,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同时,将一位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聂荣臻展现给观众。

共 43 条数据,当前 1/3 页
首页分类我的